急速懂 - 一站式生活百科知识平台权威百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文化 > 正文

文化

早雁杜牧诗歌鉴赏(早雁杜牧原文及翻译)

可樂泡飯2023-03-26 14:12:01文化130

止戈先要尚武

——杜牧《早雁》赏析

早雁杜牧诗歌鉴赏(早雁杜牧原文及翻译)

作者:赵铁军


杜牧:早雁

金河秋半虏弦开,云外惊飞四散哀。
仙掌月明孤影过,长门灯暗数声来。
须知胡骑纷纷在,岂逐春风一一回?
莫厌潇湘少人处,水多菰米岸莓苔。

杜牧(803——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是唐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孙。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及第,时年26岁,授弘文馆校书郎。后赴江西观察使幕,转淮南节度使幕,理人国史馆修撰,司勋员外郎,黄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职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。杜牧与李商隐合称 “小李杜”。杜牧还是军事理论家,写过十三篇《孙子》注解,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。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胡虏,被宰相李德裕采用,大获成功。

【赏析空间】

唐朝开国后的北方边患,主要是突厥人和高句丽人。经初唐和盛唐时期发动的自卫反击战争,解决了来自东北、北方、西北等游牧民族侵扰而造成的边患问题。唐朝安全环境大为改善,国泰民安,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发展进入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代。但是杜牧生活的年代,处于晚唐时期,国力已经衰弱。北方游牧民族再次崛起,边患问题又日益严重起来。唐武宗会昌二年(842年)农历八月,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,引起边民纷纷逃亡。游牧民族从草原入侵农业区,主要目标是掠夺人口和财物。掠夺人口,充当贵族的奴隶;掠夺财物,补充其生活必需品及财物不足。杜牧时任黄州(今湖北黄冈)刺史,听到回鹘军队入侵的消息而忧心万分。

《早雁》从内容看是咏物诗,托物言志。诗中句句写雁,而实际上句句写人。杜牧作为一位军事理论家,对维护国家安全,保障黎民百姓的和平生活不仅十分关注,而且经常上书朝廷,提出加强武备的建议。《早雁》这首诗,他采用拟人的笔法,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北方边患的忧虑。

首联“金河秋半虏弦开,云外惊飞四散哀”,描写北方回鹘军南犯唐朝边境地区,哀鸿遍野,被惊动的鸿雁,四处飞散。象征边境地区的唐朝民众,逃离家园,四处避难。首句叙述八月里回鹘骑兵入侵我大唐北方边地,描写他们拉弓射箭,杀戮生灵;第二句,描写雁群为之惊飞四散,哀鸣连连。诗句中的金河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,这里泛指北方边地。“虏弦开”,是双关语,明写回鹘骑兵挽弓射雁,暗喻回鹘发动军事骚扰行动。仲秋塞外,草原沼泽地里的“早雁”(指尚未开始迁徙的鸿雁)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射击,立时惊飞四散,发出凄厉的哀鸣。四散惊飞的鸿雁,其实是象征四处逃散的边境汉族居民。突然袭击的回鹘骑兵,让汉族百姓被迫逃离家园。

颔联“ 仙掌月明孤影过,长门灯暗数声来”,续写“惊飞四散”的鸿雁,飞过长安皇城的长门宫。诗人采用象征的笔法描写鸿雁南迁,并非实写鸿雁飞过长门宫,而是主观设定,鸿雁只是逃难的边境汉族百姓的象征。这两句诗的大意是,在月明之夜,掠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的承露盘上空,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。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,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;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,就更显出环境的清冷和寂寥。而长门宫是汉武帝时期的宫殿,曾经是失宠的皇后陈阿娇的幽居之地,更凸显悲愁凄冷的环境氛围,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,就更显出孤寂与悲凉。诗人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“孤雁南征图”,要表达什么意思呢?实际上诗人精心营造的意境,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,不但无力、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。月明灯暗,影孤啼哀,整个境界,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。

  颈联“须知胡骑纷纷在,岂逐春风一一回”,诗人又由鸿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。诗人对朝廷的备战准备不足一直很忧虑,判断对回鹘入侵的反击战不会很快结束,暗示逃难的百姓不要急于返回家园。诗人对鸿雁说:“如今胡人的骑兵射手还纷纷布满金河一带地区,待到明春气候转暖时节,恐怕回鹘人的骑兵还在那里,你们又怎能随着和煦的春风一一返回自己的故乡呢?”大雁秋来春返,故有“逐春风”而回的设想,但这里的“春风”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。据《资治通鉴》载,回鹘侵扰边地时,唐朝廷“诏发陈、许、徐、汝、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、天德,俟来春驱逐回鹘”。问题是:朝廷上的“春风”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鸿雁(汉族边民的象征)送回北方呢?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,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;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,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。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。“须知”、“岂逐”,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。这种深切的同情,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。

尾联“莫厌潇湘少人处,水多菰米岸莓苔”,诗人再次告诉已经安居潇湘的鸿雁,明年春天不要急于北归。实际上是告诉逃难异乡的民众,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,度过艰难时刻,迎接和平的到来。潇湘指今湖南中部南部一带。相传南迁的鸿雁飞不过衡阳,就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。诗人深情地劝慰已经迁居到潇湘的鸿雁: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,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、莓苔,尽可作为食粮,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。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,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;同时也委婉地表达对唐军的边境反击战信心不足,预判到明年春季战争也不会结束。

杜牧的这首七律诗风格委婉含蓄。他通过用典和比兴等手法,描绘了早雁惊飞哀鸣,无处栖身的惨象,象征北方汉族人在遭遇外族入侵时的离乱生活。惊飞的鸿雁和逃难的百姓,在国难当头时的遭遇完全一样,可以想象他们和它们的心境完全相同。北方边患问题,困扰中国汉族王朝两千多年。每当汉族王朝国力强大时,一般会选择主动反击,将屡屡侵犯中国的游牧民族驱逐到漠北之北、西域之西,确保百年和平安定。而当汉族王朝国力不强或衰落时,往往被动应对,挨打受气,甚至亡国。最严重的是西晋灭亡时“****”,数百万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背井离乡,逃难到长江以南地区。他们有如南飞征雁,虽有空旷之地可暂栖居,也有野果野菜,可以充饥,但终究有家不得归,实乃可怜可哀,诗人给予极大同情。

古今都有人说,“止戈为武”就是不打仗,求和平。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理解。和平与战争,看似一对严重的矛盾,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。止戈是求和平,只有和平才能让人民安居乐业;但是和平不是乞求得来的,想要止武,自己先要尚武,面对强敌的入侵只有以武止武,才能迎来和平与安宁,这是被无数次验证的历史哲理。杜牧一贯主张“以武制武”的治外方略,坚决驱逐入侵者,这才是保卫家国,保障和平安全的上策。一味地妥协忍让换不来国家安全;为讨好强敌而放弃武备,更是愚蠢的做法。当代中国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,只不过主要麻烦从北疆转移到东南海疆了。如何保家卫国,如何民族复兴,读杜牧的这首《早燕》,会给我们一些启示。

【拓展悦读】

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,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,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文化传承的主流。这从历朝历代传世的爱国诗歌,得出这样的判断。杜牧的《早雁》是代表作之一,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《示儿》是最具代表性的千古绝唱!这首诗是陆游的遗嘱诗:“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

国家统一,民族和谐,人民安居乐业的思想理念,在秦汉以后深入多数知识分子的骨髓。陆游就是这样的文化精英。他是坚定的爱国者,一生都为北伐抗金、光复北方沦陷国土而奔走呼号,积极行动。遗憾的是,陆游直到病逝前也没有看到北伐成功、国家统一的局面,这是陆游最痛心的,而他的国家统一梦并没有破灭,他坚信国家一定会统一。所以他告诉儿子,等到“王师北定中原日”,你们在家庙祭祀祖先的时候,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!这样的爱国情怀已达到人的极致。陆游本来知道,人一旦死了,万事皆空,任何事情都应该放下了,可是他还是放不下“九州同”——收复沦陷的国土,实现国家统一!从宋朝的兴亡历史来看,南宋没有统一中国,而且被崛起的蒙古帝国灭亡。但是,陆游也不用含恨,从更长的历史跨度来看,元明清三朝都是国家完整统一的王朝,尽管元、清两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异族,但华夏文化传承没有中断,反而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,形成新的民族——中华民族。

今天,我们的祖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,赏读《早雁》、《示儿》这两首诗,仍具有现实意义。

【注释】

1、金河: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,诗中泛指北方边地。2、秋半:农历八月。3、虏弦开:一语双关,既指挽弓射猎,又指回鹘人发动军事骚扰活动。4、云外:一作“云际”。5、仙掌: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。6、长门:汉宫名,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时幽居长门宫。7、胡骑:胡人骑兵。诗中指回鹘(也称回纥)骑兵侵扰唐朝边境。8、莫厌:不要厌烦的意思。9、潇湘:指今湖南中部、南部一带。10、菰(gū)米: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(嫩茎叫茭白)。11、莓苔:一种蔷薇科植物,紫红色。这两种东西都是雁的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