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速懂 - 一站式生活百科知识平台权威百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文化 > 正文

文化

延迟退休的具体时间(延迟退休公布时间)

可樂泡飯2023-04-19 14:13:01文化218

近期中信证券发布的文章清晰地表达出非常重要的三大信息:“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”、“2025年正式实施”、“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”

说明,延迟退休方案按计划正常情况下应该在今年公布,2025年正式实施已经定案了,方式明确是渐进式的,延迟退休的目标最终是65岁男女同龄退休,且完成的时间节点在2055年前后。

也就是说,国家将计划利用30年左右的时间来渐进式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的目标。

延迟退休的具体时间(延迟退休公布时间)  第1张


哪些人将会被延迟?

根据“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”的目标我们可以判断,从1990年出生开始,男女统一都是65岁退休了

按照2025年开始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和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来说,1966年出生的男性、1971年出生的女干部(管理和技术岗位上工作)和女灵活就业人员1976年出生的女工人(操作或服务岗位工作上工作)将大概率是第一批被延迟退休的对象。

1967年-1989年出生的男性、1972年-1989年出生的女干部和灵活就业女性1977年-1989年出生的女工人则会成为正式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对象。

延迟退休的具体时间(延迟退休公布时间)  第2张


可能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

由于之前法定退休年龄存在三个标准,即男性均为60岁退休、女干部和女灵活就业人员55岁退休、女工人50岁退休,此三个退休年龄距离65岁退休目标差距不同,所以,延迟退休的进度不可能相同,而从不同的角度又产生出不同的延迟退休方案。

目前网上议论比较多的,是可能的两种方案,即按年龄延迟退休方案和按年份延迟退休方案。两种方案的共同点,都是同时于2026年起步,同时于2055年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的目标。差别一个是按本人年龄确定延迟进度,一个是按退休年份确定延迟进度,且两种方案的延迟进度明显不同。

方案一:按本人年龄延迟

按照三类不同群体原退休年龄距离65岁退休的年数确定不同年龄段延迟退休时间。

具体来说,原来60岁退休的男性距离65岁差距5年,按照1966年到1990年25年延迟5年推算,25年期间平均每5个月需要延迟1个月;原来55岁退休的女干部和女灵活就业人员距离65岁差距10年,按照1971年到1990年20年延迟10年推算,平均每半年需要延迟3个月;原50岁退休女工人距离65岁差距15年,按照1975年到1989年15年延迟15年推算,平均每半年需要延迟6个月

也就是,男性需要每5年延迟1年退休女干部和女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每年延迟6个月退休女工人需每年都要延迟1年退休

按此方案,三类人的延迟退休可以同时起步,但延迟速度不同。男性延迟比较缓慢、而女工人延迟很快。

比如,同样1986年2月份出生,男性延迟49个月(4年1个月),退休年龄为64岁1个月,即2050年3月份退休;女干部或女灵活就业人员延迟93个月(7年9个月),退休年龄为62岁9个月,即2048年11月份退休;女工人延迟126个月(10年6个月),退休年龄为60岁6个月,即2046年8月份退休。

详见下表(供了解)

延迟退休的具体时间(延迟退休公布时间)  第3张


1966年1月-1990年12月区间出生的人,都可以通过上表清晰地查看到自己的延迟退休月数,以此计算出自己延迟退休后的实际退休时间。

举个例子来说,假如你是1986年2月出生的男性,从上表的【原男性60岁退休人员】栏里的【1985年11月-1986年3月】可以看到延迟月数为49个月,折算成年份,就是延迟4年1个月退休,即退休年龄为64岁1个月(原退休年龄60+延迟月数4年1个月),加上你的出生年月,实际退休时间就是2050年3月

方案二:按退休年份延迟

这个方案就是从2026年开始到2055年30年期间按照三类不同群体确定不同的年度延迟时间。具体来说,男性每年延迟2个月、女干部和女灵活就业人员每年延迟4个月、女工人每年延迟6个月,如下表所示:

延迟退休的具体时间(延迟退休公布时间)  第4张


这种方案,个人怎么查看和计算自己的延迟退休年月呢?

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出生年份从上表找到对应的【退休年份】栏里的数字,就是自己的退休年份;而,用你的出生月份加上上表自己出生年份后面的“+延迟月数”即是你的退休月份

通过一个例子来加深理解:某女工人,1985年8月出生,查看上表,从【本人出生年份+延迟月数】一栏下面的【女工人】这一列找到“1985+6月”,对应的【退休年份】栏为2044年;8月出生延迟6个月,即到次年2月,这样退休年月就是2045年2月

当然,以上可能的方案都只是民间版本,不可能代表官方的正式方案。再说,以上两个方案主要针对的还是单位工作的职工,同时也没有综合考虑“弹性退休”政策的情况,更没有考虑下岗失业、灵活就业等特殊群体的延迟问题,所以仅供了解的。